80年代以来,人们对间、套作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认识到间、套作是适合我国国情、缓解和克服人口、土地、粮食矛盾的切实可行的有力措施,是对土地高度集约利用的一种生产形式,将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间、套作技术在我国得到广泛的发展。今年的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中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正是间作的一种。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间、套作技术的特点、应用方法及应用意义:

间作:指在同一田地上于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间作作物共生期长,能有效集约空间利用。间作因为成行或成带种植,可以实行分别管理。特别是带状间作(带状复合种植),较便于机械化或半机械化作业,与分行间作相比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

套作:指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套作不仅能在作物共生期间充分利用空间,更重要的是能延长后作物对生长季节的利用,提高复种指数,提高年总产量,是一种集约利用时间和空间的种植方式。

(一)选择适宜的作物种类和品种

间、套作的作物,其生态适应性应基本类似。如水稻与花生、甘薯等对水分条件的要求不同,向日葵、田菁与茶、烟等对土壤酸碱度的要求不同,它们就不能实行间、套作。在生态适应性基本一致的前提下,考虑作物搭配时,在株型方面,要选择高秆和矮秆,垂直叶与水平叶,圆叶与尖叶,深根与浅根作物搭配。在适应方面,要选择喜光与耐荫(光饱和点低)、耗氮与固氮、喜温与喜冻、耐旱与耐涝作物搭配。在根系分泌物方面,要互利无害。

(二)确定合理的田间配置

合理田间结构有利于解决作物间一系列矛盾。单作时田间结构比较简单,主要取决于密度和株行距。而在间、套作的情况下,田间结构由于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复合群体,有主作物和副作物之分,除处理好同一作物个体间的矛盾外,还要处理好作物与作物间的矛盾,以减少作物间、同一作物间的竞争。

(三)加强田间管理

间、套作是集约栽培的技术措施。复合群体大,需要肥水多,因此要适当增加投入(间作加强追肥和灌水,套作田套作之前施用基肥,播种时使用种肥,前作物收获后,及早进行田间管理,水肥猛促,以补足共生期所受亏损)。作物种类多,田间管理复杂,因此要做到适时播种(套作时,套种过早或前一作物迟播晚熟,延长了共生期,抑制后一作物苗期生长;套种过晚,增产效果不明显,因此要着重掌握适宜的套种时期。间作时,更需要考虑到不同间作作物的适宜播种期,以减少彼此竞争。),及时收获(为了削弱复合群体内作物之间的竞争关系,特别是对高位作物,早熟早收是不容忽视的措施),防治好病虫害(间作可以减少一些病虫害,也可增添或加重某些病虫害,对所发生的病虫害,要对症下药,认真防治,否则病虫害的发生要比单作田更加严重)。

我省间、套作的主要类型

(1)禾谷类作物与豆科作物间作

玉米与大豆间作,玉米为须根系、植株较高,叶窄长,需肥多,大豆为直根系,株矮,叶小而平展,为需磷钾多作物,较耐阴,两者共处,除密植效应外,兼有营养异质效应、边行优势、补偿效应、正对应效应,能全面地体现间作复合群体的各种互补关系,增产增收效益好。

(2)禾谷类作物与非豆科作物间作

玉米与马铃薯或间作,薯类喜磷钾较多,根浅,较耐阴,薯块膨大期较喜冷凉气候,玉米需氮多,根深,喜光,二者合理间作,产量较高。

(3)禾谷类作物与瓜、菜作物间作

玉米间种南瓜或花生可有效减轻玉米螟害。南瓜花蜜能引诱玉米螟的寄生性天敌——黑卵蜂,通过黑卵蜂的寄生作用,可有效地减轻玉米螟的为害。另外,玉米间作花生也可使玉米螟的为害明显减轻。玉米尖形叶,花生圆形叶,一起种植不会互相挡光,提供光能利用率。玉米与辣(青)椒间作可减轻辣(青)椒病害。由于玉米的遮阴作用,辣椒日灼病比单作田减少72%;玉米与青椒隔行种植,可使青椒病毒病减轻56.9%。

(4)禾谷类作物与红薯套作玉米与红薯生长特性互惠互利,红薯插扦时玉米苗为红薯苗遮挡阳光,而红薯藤长好后可完全覆盖地面,占据了别的杂草生长空间,有利于防除或抑制草害。此外红薯藤还有保持土壤湿度的作用,种植红薯的土壤也不容易板结。

(5)禾谷类作物与水果套作

早熟鲜食玉米3月底4月初播种,中晚熟鲜食玉米可在3月中旬育苗,4月初定植,通过建立草莓套种甜玉米的种植模式,利用玉米根系发达、吸肥量大的特点充分吸收草莓土壤中多余的养分,有效解决土壤盐渍化问题,既提高了产量,又增加了种植效益。

当前我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正按计划有序开展,掌握好间、套作的各项技术对提高我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完成水平十分重要。间、套作种植技术能够充分利用空间优势,提高光能利用率、发挥边行优势、做到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充分利用各类作物生长季节,发挥作物分泌物的互利作用以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实现合理密植效应,协调作物争地矛盾,从而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现已成为当前促进多种作物全面发展,推动农业生产向更深层次发展的关键技术。

图文编辑

何家乐

扫描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rikuia.com/xrkjz/10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