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一所学校,我看到墙上办学目标的最后一句话是: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让每一名学生成人、成才。这样的目标不错,在很多学校热衷“尖子生教育”的时候,他们主张公平教育,不丢掉每一名学生,实在难能可贵!但我觉得这句话的表述有硬伤。“从最后一名抓起”,哪名学生是最后一名?排名最后凭的是什么呢?难道仅仅是考试成绩吗?

现在,提倡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小红学习好,小张体育棒,小林歌喉美,小田画画强,小郑热爱劳动,小蒋乐于助人,小马痴迷书法,小江是个书迷,小李最懂礼仪,小胡节俭第一……每名学生虽然都有短板,但每名学生也都有长处,要说哪名学生是最后一名,还真不好说。

实际上,最后一名学生根本找不出来,每名学生都是有缺点的好学生。最后,我建议那句话不妨这样改:从每一名学生抓起,让每一名学生都成人、成才。把“最后一名”改为“每一名”,教师心中不排最后一名学生,是学校质量观、评价观的改变,更是教育公平的体现。

新课改以来,可以说很多学校的学生评价观发生了改变,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中的小学。每年期末发奖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放假时,有的班级每人都拿着一张奖状高高兴兴地回家去,老师很有创意地为每个孩子命名,有的是学习之星,有的是劳动之星,有的是写作之星……有人对此颇有微词,说每人都获奖,是教师不负责任的表现,是在哄弄孩子,发奖泛滥,对孩子不会起到激励作用。

对此,我不敢苟同。如果不总盯着考试成绩说事,每个学生身上都有或大或小、或隐或显的亮点,为什么就不能每个学生都获得奖励呢?虽然奖励面大,但每一个奖状发出去都是有依据的,怎么能说是泛滥呢?

这样做不是老师不负责任,而是老师遍撒爱心的体现。小草和向日葵都有向光性,不能因为向日葵高大、醒目,而忽略了小草那颗向往光明的心!

再说,教师这样做,也是避免出现“边际效应”。如果班级发奖面太小,而且每次都集中在某些学生身上,某些学生成了“获奖专业户”,久而久之,他们会感到很乏味,激励作用会越来越小。别看奖状对他起不了什么激励作用了,要是那些从没获过什么奖的学生,突然有一天也能上台领奖,享受一次小小的成功,一定会大大增加努力进取的动力。要是放学后再把一张红彤彤的奖状捧回家向父母一“显摆”,父母多么兴奋,一定又会“狠狠”地夸他一顿。“成功是成功之母。”这会为他们的成长增添了多么大的正能量呀!教师注重锦上添花的同时,也别忘了雪中送炭!

最近,浙江衢江区莲花镇中心小学六一班语文老师徐新利把这种多元评价学生的方式,又融入了创新的元素。期末也对全体学生发奖,但这奖不是学校、老师给发,而是自己给自己发奖。

这样做的高明之处,一是让学生自己找自信。学生自己更了解自己,自己找到的亮点会更精准。自信是进步的原动力。学生会借助这点微弱的光,去找到更大的光明。二是让学生自己找平等。每名学生都有亮点,每名学生都不能有优越感,也不能有自卑心。三是让学生自己夸自己。自己制作奖状,奖状上画什么、写什么、版面怎么设计、颜色怎么搭配全由自己发挥想象去做,这是一份好玩的综合性“作业”,更是一份触及学生心灵的“作业”。徐老师发明的这种颁奖方式是极具创意的,如果心中没有对学生平等的爱,是生发不出这样教育智慧的。

我提一点建议,如果每个人的奖状,盖上学校的章效果会更好。毕竟对于家长来说,“民间”的夸奖得到“官方”的认可才更有说服力。

班级里没有最后一名学生,每一名学生都有获奖的理由。让我们用赏识的目光看待每一名学生,激励学生在自信、平等中走向成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rikuia.com/xrkpz/11459.html